复制芜湖市博物馆铁画文物工作总结
(周玉良讲话稿)
尊敬的铁画老艺人、铁画大师、各位铁画同仁们:
大家上午好!
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,在我们亲手锻制的铁画经典巨作“迎客松”前合影留念,我非常高兴。
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
芜湖市博物馆铁画文物复制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。
这次铁画文物复制项目工程,任务艰巨,工作量大,是铁画历史上难得的一次高水平的铁画制作“大会战”,也是铁画历史上的一次“群英会”。回顾过去复制工作的日日夜夜,大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,聪明的才智,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大家的心血。
为了尊重铁画文物原作,保证复制的作品能够达到市博物馆招标文件的要求,中标单位安徽尚美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认真准备,反复修改,制定了完善的项目实施计划,本促进会协助尚美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,精心组织,分解任务,调研考察,跟踪服务,确保从画稿设计、作品锻制、后处理工艺,以及画框选料、手工制作、作品装帧、运输、安装等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,保质保量,按时完成。并且每一幅作品的制作过程都进行了跟踪拍照,同时还拍摄了部分作品的视频资料。这些照片和视频资料今后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见证。(备注:当年制作人民大会堂的铁画“迎客松”等作品时就没留下一张照片,非常遗憾。)
回想当时,我在第一次协调会上提出了“四个精神,四个责任。”即:“乐于奉献的精神,勇于担当的精神,打造精品勇创一流的精神,团结协作的精神。”四个责任是:“对历史负责,对铁画人负责,对芜湖人民负责,对自己负责。”我想,今天我们能够圆满完成复制任务,就是对照这“四个精神,四个责任。”的完美体现。在此,我要感谢大家。
复制过程中,市文委、市博物馆领导多次来到尚美公司,亲临锻制现场检查指导工作,在肯定了我们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同时,被大家的实干精神所感动,多次要求在芜湖的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,而我们考虑事情还在做,任务尚未完成,就低调处理了。
实际上,这次为了对复制的作品负责,我们动员了铁画行业几乎全部的精干力量。许多参加人员弃小家为大家,复制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。
如:老艺人铁画大师吴智祥、张德才、储金霞、汤传松、张家康都亲自上阵锻制,甚至有的是年老体弱带病坚持工作,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。储金霞大师为了对作品负责,亲自带队去人民大会堂和安徽省博物馆调研原作,设计稿多次修改,精益求精。期间,多次生病,以至住院还牵挂复制任务的完成。叶合大师在锻制“迎客松”的过程中手掌骨折,打着石膏坚持干。黄大江颈椎病犯了胳膊都抬不起来,一边吊水扎针灸,一边坚持工作。高文清为了采购优质花梨木和优质毛毡、仿古挂件,顶着高温酷暑几次出差,去苏州、河北、北京等地,不辞辛苦,任劳任怨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在此,还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装帧师傅们,尤其是手工做框、酸洗、做漆、做旧,一些师傅们无论是毒气伤身,还是手部、腰部负伤,都轻伤不下火线,认真履职,为作品锦上添花,为这次复制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正是有了大家的辛勤付出,才让我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我们作为亲身参与者,感到无上光荣。通过这次精品铁画文物复制大会战,也进一步增强了铁画人的凝聚力。
一幅铁画——一座城市的文化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而芜湖铁画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。这次复制的不同时期的经典铁画代表作,将被芜湖市博物馆永久珍藏,供广大市民以及全国各地、世界各地人们来芜免费参观。
今后,希望铁画同仁能够加强团结,加强合作,保护和传承好芜湖铁画传统技艺,并且能够不断创新发展,为早日实现铁画人的“中国梦”而努力奋斗。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