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日去美术馆,他拿出一幅斑驳的铁画对我说:“这是一幅从清朝古建筑里拆下来的古铁画——菊,画面整体以块面呈现,给人一种拙朴之感,虽然流传了三百年之久,可表面基本保存完好,并无过多锈蚀,这绝对归功于古人的大漆技术。在中国,工艺美术大项里面只有两项是真正被国际认可的,一个是国画,一个是国漆!”听了郑老师一席话,小编受益匪浅!
那日在铁画知行社群里,郑馆长给我们分享了两张图片:第一张原作是清代的书法家尹秉绶写的——“翦淞阁”,现在都是一个人的藏品;一张是是用铁做的——翦淞阁,三个字和原作比,有了变化,是为了增加铁的质感。大家请注意观察:铁字与原作的变化,同时注意光影的效果。
是的,铁的性质和脾气决定了铁的变化和表现,作品的魂魄其实是艺人的思想精神附在铁上。是的,铁画的创新之路就是因材施艺,只能在传统之上,离开传统的创新只是开发了另一个新产品。
舌尖上的中国(三)——‘’器‘’,说的是做饭烧菜的工具铁锅铁铲,我建议铁画师傅们看看。工夫在诗外,我们芜湖铁画师傅缺的不是技术,缺的是对传统铁画的理解和自信!
美国费城博物馆在民国时期曾经买下位于北京的礼亲王府并整体,按原貌移走至费城博物馆内。那时的芜湖铁画已经成为礼亲王府大厅的座上宾了。可见当时,芜湖铁画在官宦贵族之间受重视的程度。了解了铁画的辉煌过去,我们铁画从艺者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?
(编辑:陈兰 徽艺坊铁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.tiehua.cn )
徽艺坊铁画:传承300年国家非遗铁画锻制技艺,专注精品铁画定制,G20峰会装饰工程铁画定制厂家、广场喷泉景观铁画开创者,服务客户3680家,10000余起成功案例见证实力。咨询可直接拨打电话:18055335968(或加微信)。